常用的卡识别技术有两种,即磁条卡技术和IC卡技术。其中,磁条卡技术属于磁存储器识别技术,而IC卡技术属于电存储器技术。
(1)磁条卡技术
磁条卡技术应用了物理学和磁力学的基本原理。对自动识别设备制造商来说,磁条就是一层薄薄的由定向排列的铁性氧化粒子组成的材料(也称为涂料),用树脂粘合在一起并粘在诸如纸或者塑料这样的非磁性基材上。
磁条卡技术的优点是:数据可读写,即具有现场改写数据的能力:数据存储量能满足大多数需求,便于使用,成本低廉,还具有一定的数据安全性;能粘在许多不同规格和形式的基材上。这些优点,使磁条卡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,如信用卡、银行ATM卡、机票、公共汽车票、自动售货卡、会员卡、现金卡(如妞话磁卡)、地铁自动票务系统等。
磁条卡技术是接触识读,它与条码有3点不同:一是其数据可作部分读写操作:二是给定面积编码容量比条码大:三是对于物品逐一标识成本比条码高。但是,接触识读最大的缺点就是灵活性太差。
(2)IC卡识别技术
人们所说的IC卡(芯片卡)是一种数据存储器系统,必要时,还可共有附加的计算能力(CPU卡)。为了使用方便,人们将这种电子数据存储器装入一个像信用卡大小的塑料卡片内。1984年,第一张IC卡开始作为预付电话费的存储器卡使用。工作时,将IC卡插入阅读器,阅读器的接触弹簧与1C卡的触点产生电流接触,阅读器通过接触点给IC卡提供能从和定时脉冲,阅读器与IC卡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双向串行接口((1/O接1-I)进行的。IC卡根据其内部结构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,即存储器卡和CPU卡。